随着线下国际合作交流逐步恢复,面对国际交流新形势,国交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基层、深化调查研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动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顺利开展。
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提质增效
开拓与国(境)外高校(机构)的合作。接待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瑞士、匈牙利、波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日本、香港、台湾15个国家或地区团组34批次77人次,新增国际合作伙伴5个,签署国际合作协议12项。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签署“2+2”双学位协议;与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合作,签署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专业“3+1”本科双学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2”本科双学位协议。
组织申报2023年校级外国专家计划。经过学院申报、国交处初审、专家评审,2023年我校共有38项外国专家计划立项,其中,高端外国专家项目30项、高端外国专家短期交流项目8项。下拨2023年度外专计划第一批专项资助经费200.16万元,及2021、2022年度外国专家团队项目经费34.98万元。成功获批上海市外国专家项目1项,申报了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2项。
助力学校国际化人才与师资培养
推进中德合作办学机构筹建工作。为进一步深化产教科融合发展机制创新,打造应用型高校共建共创共同体,积极推进与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共同筹建非独立法人中德合作办学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代根多夫工程师学院(拟)”,国交处会同对外联络办等部门先后赴机械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中德产教融合发展研究院等校内部门开展调研7次,调研宿迁学院、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车墩镇政府等校外机构4次,深入调研了校内外相关学院和机构的对德合作情况,了解和掌握了较为详细的对德合作情况和经验,已形成《应用型高校全面对德合作的路径》调研报告。
积极申报国家留基委“青骨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简称“青骨项目”,是由国家留基委组织实施的专门选派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的国家公派出国项目。2023年4月,国交处邀请国家留基委合作项目部主任杨光一行来我校作2023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政策宣讲。6月,国交处协同人事处,向留基委提交了青骨项目合作高校申请材料。经过5轮材料修改,我校申请材料通过初审,争取明年获批并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参加“访问学者”、“博士后”研修。
开展学生国(境)外学习交流选拔与推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与对外联络办公室、二级学院协同,组织开展国(境)外学习交流项目宣传、学生选拔、学生推荐工作。经信息发布、学生申请、学院推荐、语言能力评估,学校拟选派104名学生暑期赴美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参加短期交流项目,拟选派28名学生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双学位或学分互认项目。
用心用情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
重视师生行前教育与安全培训工作。截至7月,我校已获得上海市外办批件的因公出国(境)团组13个,其中校级团组1个并顺利出访,赴国(境)外参加各类长短期学习交流的学生共计103名。为了给赴国(境)外学习交流的师生保驾护航,国交处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师生出入境安全”宣传,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平安新征程,留学再出发”平安留学活动,开展面对面“行前教育暨外事培训”,面向师生开展政治安全、人身与财产安全、疫情防护、外事礼仪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关心学生境外安全,积极维护学生权益。主题教育期间,正值学生申请国(境)外学习交流项目的高峰期。两位研究生拟申请韩国蔚山大学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却遇到了2023年该项目未将英语六级成绩列为语言条件的突发情况,递交申请一再被拒。国交处会同二级学院,积极为学生沟通协调,最终两位同学成功拿到韩国蔚山大学的offer。个别学生项目受俄乌战争、法国骚乱事件等影响,出现学生中途退出项目、申请退费等情况,国交处学生国(境)外学习交流项目专员积极与合作院校、学生、家长沟通协调,制定方案,切实维护学生权益。
再造流程、修订制度,增强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国交处以师生需求为中心,共优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管理办法》等与师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制度5个,简化或优化了学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教师因公出国(境)、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港澳台学生奖学金申请、外事接待等业务流程,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管理水平,增强了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为己任,以服务国家和上海城市发展需求为目标,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国际合作交流专项发展规划,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